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
|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掀起瓜分狂潮 |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 C.扩大资本输出 | D.割占中国台湾 |
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 A.《浅议西周分封制》 |
|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
| C.《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 D.《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 A.唐朝设政事堂 | B.元朝设中书省 |
| C.明朝废除宰相制 | D.清朝设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