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
答:
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①谢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十分欣赏,彻夜长谈。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第二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行宫(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1] ,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1)诗描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2洪迈《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