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员为测定相对密闭的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测得夏季某一天内的CO2浓度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的图形如图I所示;图Ⅱ为某一株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棚内CO2浓度位于图I 6点时,大棚内的CO2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
(2)假设一天中大棚内的生物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I中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
▲ 。
(3)当光照强度适宜且不变,CO2浓度持续下降,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量会 ▲ 。
(4)从图II中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 ,其中ce段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 (等于、大于、小于)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5)图I中12时温室中的CO2浓度有所上升,与图Ⅱ中 ▲ 段有关。
(6)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
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称作碳循环。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并以________的形式在不同营养级间传递。
(3)生物体中的碳几乎都要通过生物的________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中。
(4)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开采利用图中的[A] ________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了________,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在某栎树林中,林鸽和茶腹主要分布在林冠层,旋山雀和煤山雀主要分布在乔木层,大山雀和戴胜主要分布在灌木层,红胸鸲和鹪鹩主要分布在草被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栎树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食物和栖息环境,这种分布有利于降低不同种鸟类之间的________。
(2)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在不同地段分布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说明群落还具有________。
(3)不同的群落中生物的物种数目,可以用物种________来表示。
(4)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裸露的岩地最终可以成为森林群落,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为________,湿度为________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最多。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
(2)经调查,若第一年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若在自然环境中,此昆虫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产热(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造成的。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调节和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当人体皮肤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细胞、体液)免疫。
(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________细胞加工处理。
(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在一些细胞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________进入到________中,后者留在体内对同一类型的病原体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