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编号依次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请根据给出的图甲分析纸带的另一部分应该是: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所示
(1)由图示可以判断A(填 “是”,“不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m/s。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
图,如图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
(1)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共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
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a.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b.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________(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线BC是一段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A=300K,问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各是多大?
(2)将上述气体变化过程在V-T中表示出来(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将两个金属电极锌、铜片插入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现要测量橘子电池(如图所示)的电动势和内阻,四位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1)甲同学用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档,选择0~1V量程,直接测铜锌两金属片之间的电压时读数为0.82V;用多用表的欧姆档直接测水果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3200Ω;甲同学认为该水果电池电动势E=0.82V,内阻r=3.2kΩ
请指出甲同学测量的主要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利用伏安法电路并借助DIS实验器材中的电压、电流传感器测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所示。
下表是乙同学测量该水果电池时记录的数据。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32 |
0.360 |
0.44 |
0.52 |
0.60 |
0.68 |
电流I/mA |
0.32 |
0.30 |
0.26 |
0.22 |
0.18 |
0.14 |
请你根据测量数据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坐标纸中描点作出U随I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象求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3)丙同学也想自己测一下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手边只有电流传感器,导线、开关和一只电阻箱(电阻可变范围09999.9Ω),他利用这些器材测出了一系列电流与电阻对应的数据,图像法处理数据时丙同学作出随变化的关系图象。根据图像的斜率和截距也求出了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丁同学将四个这样的水果电池串联起来给“2.5V,0.5A”的小灯泡供电,灯泡仍不发光(检查电路无故障)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