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事件是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 A.“美元帝国”形成 | B.罗斯福新政 |
| C.“两极格局”形成 | D.美国独立 |
据统计,从1927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
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
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 B.资产阶级革命 |
| C.工业革命 |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据此可得到的信息是
| A.工业发展后英国老百姓的生活日益贫困 |
|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
|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
| D.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说明了
|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
| C.改革开放的实践 | D.“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