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被发现时代指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D.文艺复兴运动 |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
|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
|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
|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
|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
|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
|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
|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
|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 |
下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
|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
| C.亚、非、拉的近代化 |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下面是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 |
| B.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
| C.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
| D.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