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 A—B段 | B. B—C段 | C. C—D段 | D. D—E段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
|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 B.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
|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 D.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
|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