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
B.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中的两抗虫基因可以发生分离,丙中两抗虫基因可自由组合 |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仅有甲、丙 |
D.形成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
下列现象可能由细胞分裂各时期变化导致的,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减数分裂 |
A |
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B |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C |
杂合子(Aa)的自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分离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 |
低温使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 |
有丝分裂前期 |
下图示某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单链)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数字为氨基酸序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的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B.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分别指导合成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C.基因E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基因E和基因D均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J突变后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会改变
下列各项结果中,不可能出现比值为3∶1的是
A.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CO2之比 |
B.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C.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繁殖三代,含14N的DNA分子与含15N的DNA分子的数量之比 |
D.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 |
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B.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
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