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图1为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 和
[ ] 。
(2)如果图1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应具有的结构是[ ] 、
[ ] 。在有丝分裂间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 ;在有丝分裂末期,[2] 与 的形成有关。
(3)下列对图2中有关生命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②单细胞生物也存在细胞分化过程
③细胞衰老个体也随之衰老 ④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一样是一种细胞编程性死亡
(4)图2中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这种信息交流是通过 实现的,其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
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在第②种方法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 种类型。
(3)第③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 。
(5)第⑤ 种方法属于工程。该遗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和。 采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可以表达丙种微生物的某些遗传信息,其表达过程是 。该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无沦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它们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种类的都是相同的
(6)第⑤种方法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与“过程④”的育种方法相比,第⑤种育种方法的优势是。
“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I.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变化表(单位:只/1OOm2)
(1)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是______
(2)该种群数量呈“______”型增长。
II.我国创建出如下图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请回答。
(3)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福寿螺与线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
(5)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的作用。
(6)微藻能合成大量油脂而被用于提炼“生物柴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出路之一,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最终科学家发现了植物激素赤霉素(GA)。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根据恶苗病的病症,科学家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
(2)为了验证该推测,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观察现象。该实验还应该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其最可能的结果是实验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对照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
(3)1936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就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活性实现的。因此,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含量来实现的。
②对于完整的胚芽鞘来说,赤霉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生长素主要的作用部位是。
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状态,气孔处于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反应,使其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3)据图乙分析,在l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4)若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右上侧坐标图上画出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GFP基因,通常采用_________技术。
(2)过程①是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步骤,为使GFP基因在小鼠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GFP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3)③过程在使用合成培养基进行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等天然成分。
(4)②过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检测GFP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
(5)④过程通过技术实现。科学家欲获得多个相同性状的绿色荧光小鼠,则应该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将其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用分割针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