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
|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
|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
|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 强了海外贸易 |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在新航路的开辟中,①葡萄牙人迪亚士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③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其中( )
|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 B.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
| C.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宋代以前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
|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
|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官府的控制之下,其目的不包括( )
| A.宣扬国威 | B.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
| C.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 D.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