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
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
|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
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反映了西欧国家
| A.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 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
|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 D.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