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2011年9月美国首位华裔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访问中国,谈到中美贸易不平衡时说:“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这说明,全球化()

A.手机企业的利润在下降 B.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D.缺乏公正性难以为继

以下措施不属于凯恩斯经济主张的是()

A.发展混合制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
C.增加货币发行量 D.增加政府税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意图是()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苏联领导人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企业经营不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具等严重浪费。这反映了当时苏共()

A.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B.开始调整和改革斯大林模式
C.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新认识 D.充分肯定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