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见下图)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B、C两地形区的名称。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3)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地,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成因的异同。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E地是美国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该地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原因并列举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
(2)A地是美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区,推测该地适合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的原因。
下图代表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实线代表已经过去的时间,虚线代表未来的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①——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___,人口规模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___。如果②对应的点是六十年代,推算中国进入老龄化高峰的年代是_____________。如果③对应的时间点是2013年,针对我国目前人口问题应采取的对策_____________是和_____________。
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省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可以用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来反应,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经济水平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是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近年来两省间存在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净迁入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净迁出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列举两省间人口迁移的特点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两省之间的人口迁移对贵州省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
(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
(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