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③著:穿。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或短裤。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相如见而说之 图穷而匕首见
C.相如与俱之临邛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D.临邛令缪为恭敬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下列各组句子,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   )

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粱。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买田宅,为富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分〕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2分〕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拙效传
(明)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过:经过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比:邻近
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坐:因为
D.主者谅其无他谅:原谅

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而四拙以无过
B.其狡狯者,相继逐去唯恐其失所也
C.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戚尝刈薪,跪而缚之
D.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与诸门隶嬉游半载

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
①冬仆迷路②冬仆饮酒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⑤戚仆缚薪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翻译和断句。
(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译文:
②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译文:
请用斜线为下面文段断句。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而忘操之()
(4)反归取之()
(5)何不试之以足()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伯颜,蒙古入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责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令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选自《元史•列传十四》,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敕:下令,命令
B.谕诸将不得入城谕:告诫
C.诸曹白事,有难决者曹:同辈
D.潜刻期而去刻:约定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②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
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
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
有同意,并且明确宣布,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他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

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送阙下,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俄丁外艰,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间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汝矣。”
淳化中,诣阙献文,改太常寺奉礼郎,献《二京赋》,命试翰林,赐进士第,迁光禄寺丞。咸平中,西鄙未宁,诏近臣议灵州弃守之事。亿上疏曰:“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如臣之策,得骁将数人,提锐兵一二万,给数县赋以资所用,令分守边城,则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无虞矣。”
以久疾,求解近职,优诏不许,但权免朝直。亿刚介寡合,在书局,唯与李维、路振辈厚善。当时文士,咸赖其题品,被贬议者,多怨诽。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陈彭年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上素重亿,皆不惑其说。亿母得疾,请归省,不待报而行。上亲缄药剂,加金帛以赐。亿素体羸,至是,以病闻,请解官。有嗾宪官劾亿不俟命而去,授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许就所居养疗。
天禧二年冬,拜工部侍郎。明年,丁内艰,未卒哭,起复工部侍郎。四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七。录其子纮为太常寺奉礼郎。
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略不凝滞,对客谈笑,挥翰不辍。精密有规裁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重交游,性耿介,尚名节。多周给亲友,故廪禄亦随而尽。
(选自《宋史杨亿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属文,对客谈论属:写作
B.咸平中,西鄙未宁鄙:边境
C.有嗾宪官劾亿不俟命而去俟:等待
D.请归省,不待报而行报:回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亿往依焉置杯焉则胶。
B.如臣之策,得骁将数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给数县赋以资所用作《师说》以贻之
D.咸赖其题品其皆出于此乎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亿从小就很特别,七岁时能写文章,十一岁时名声很大,父亲去世后他受到了堂祖父杨敬之的照顾和激励。
B.杨亿身体一向羸弱,他常常因此而向皇上辞官,皇上非但没有允许,反而给了他许多特殊照顾,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
C.天禧三年,杨亿又被起用做工部侍郎,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朝廷让他的儿子杨纮做了太常寺奉礼郎。
D.杨亿虽然性格耿介寡合,但他重视友情,乐天助人,经常用自己的粮食俸禄周济亲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记稻鼠
【唐】陆龟蒙
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勃,棹楫支派者入,屝屦无所污。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昼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仅得葩坼穗结,十无一二焉。无何,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虽庐守版击,殴而骇之,不能胜。若官督尸责,不食者有刑,当是而赋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体者无壮老。
吾闻之於《礼》曰:“迎猫为食田鼠也”,是《礼》缺而不行久矣。田鼠知之後欤?物有时而暴欤?政有贪而废欤?《国语》曰:“吴稻蟹不遗种”,岂吴之土,鼠与蟹更伺其事而效其力,歼其民欤?且《魏风》以硕鼠刺重敛,硕鼠斥其君也。有鼠之名,无鼠之实。诗人犹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况乎上捃其财,下啗其食,率一民而当二鼠,不流浪转徙聚而为盗何哉?《春秋》虫蝝生大有年皆书,是圣人於丰凶不隐之验也。余学《春秋》,又亲蒙其灾,於是乎记。
注:①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勃:水泽或低湿的地方也变得尘土飞扬。
②屝、屦:两种鞋子。
③二鼠,指田鼠和家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浸渍,灌溉
B.昼夜如乳赤子喂养
C.逝将去汝离开
D.率一民而当二鼠一律,一概(统率)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A.群鼠夜出 B.虽庐守版击
C.啮而僵之 D.下啖其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录了吴地百姓遭遇旱灾鼠患的情景,实质上记载了晚唐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揭示了当时民生凋敝的社会根源。
B.本文关注民命,讽喻时政,多方引用《礼记》《诗经》《国语》等典籍,古为今用,体现了作者文以载道的写作风格。
C.《诗魏风硕鼠》讥讽统治者横征暴敛危害百姓,作者引《硕鼠》讥讽统治者有名无实,名不副实。
D.本文语言质朴简练,效法《春秋》,尽管行文将主观感情融注于对事件的描述之中,然而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苛政的斥责,仍然力透纸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