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50%,被国际友人赞为“全球经济迷雾中的灯塔”。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保增长”之后,提出了“稳增长”目标,强调2010年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材料一:2009年我国为“保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两年内投资4万亿。其中民生工程所占比重超过50%,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力度,在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2009年四个季度我国GDP分别增长6.1%.7.9%.8.9%.9.5%与2008年第四季度的10.6%对比,成V形复苏,全年 GDP“保八”定局。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注:①2008年,世界各国消费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
②2009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但投资还是遥遥领先,外需出口起色不大,消费改观仍有限。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我国经济2010年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启示。(注:答对三点就给满分9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雾霾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与重工业分布完全重合。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往往是能源、重工业企业,可以极大地拉动GDP,增加就业岗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诱惑难以抵御。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伦理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由中方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机构,所有致力于亚洲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国家均可申请该组织的成员资格。它将按照多变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至2015年4月2日,已有51个国家成为或者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国。
运用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立的意义。
【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老字号”和其他餐饮形态一样,都是社会性的、受价值规律约束的经济实体。“老字号”如果一味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它的无形资产就会慢慢贬值,甚至被社会无情淘汰。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1)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二: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