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年中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随纬度的变化”图,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变化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纬度范围与①相符的是( )
| A.23°26′N~23°26′S |
| B.66°34′N~90°N |
| C.66°34′S~90°S |
| D.23°26′N—66°34′N |
A点的数值为( )
| A.23°26′ | B.43°08′ | C.46°52′ | D.90° |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完成21题
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③⑤ |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19——20题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 B.台风、暴雨 |
C.低温冷害、 冰雹、滑坡 |
D.海啸、风暴潮、干旱 |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
| C.季风环流改变 |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
17——18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
|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
|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回
答 15——16题
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西半球 |
| C.北半球,西半球 | D.南半球,东半球 |
Y地所在国()
|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
|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
|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
读下图,回答13——14题
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 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
|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 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
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的是()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
|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
| 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
| D.②地所在国家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