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 m |
0.66 |
1.36 |
1.23 |
1.10 |
0.99 |
1.54 |
0.70 |
1.18 |
最高正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负化合价 |
-2 |
|
|
-3 |
-1 |
|
-3 |
A.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B.元素⑦位于第二周期Ⅴ族 |
C.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D.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
B.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它一定是金属元素 |
C.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 |
D.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 B.比4He多一个中子 |
C.是4He的同位素 | D.比4He少一个质子 |
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40 mL 1 mol/L的FeCl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m(粉末样品)/g |
0.90 |
1.80 |
3.60 |
7.20 |
m(反应后剩余固体)/g |
0 |
0.64 |
2.48 |
6.08 |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含有Fe3+、Fe2+、Cu2+
B.实验②③反应后剩余固体全部是Cu
C.实验④的滤液中c(Fe2+)=1.5 mol/L
D.原粉末样品中m(Fe)∶m(Cu)=7∶8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 |
B.原子半径大小:Y<W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W与Z所形成的化合物来制取W |
D.W和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发生反应 |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H2)保持不变 |
B.c(H2)= c(I2) |
C.2![]() ![]() |
D.拆开2 mol H-I共价键,同时生成1 mol H-H共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