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钙或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
|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
|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 |
| D.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 |
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
|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多 |
|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
|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y点相比,x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 |
| B.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
| 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
| D.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
|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下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4时不能产生ATP和[H] |
| B.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时不能进行暗反应 |
| C.正常条件下,12时CO2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 |
| D.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通过夜间吸收CO2以适应环境 |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CO2和释放O2气体量的变化,据此正确的是分析是()
|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
| B.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
| C.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
| D.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