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事即君主立宪制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 B.与西方列强侵略无关 |
C.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 D.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
A.面粉业 | B.钢铁业 | C.纺织业 | D.造纸业 |
曾经考取了晚清的状元,但却选择了实现救国之路的是
A.冯济川 | B.陈启源 | C.周学熙 | D.张謇 |
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 |
C.都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