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

关于图中所示区域中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的雨季均在11月至次年4月
B.c气候在6—8月期间温和多雨
C.d气候的形成原因是该地远离海洋
D.e气候分布在纬度10°—20°的大陆东岸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甲、乙两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乙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关
D.乙地气候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

图中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洋流对该区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南行船只一路顺流 B.使沿岸气候更加湿润
C.使f气候向低纬延伸 D.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小题。

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采摘节是乡村地区依据某一独特的农产品举行的一种集田园风光、趣味活动、休闲娱乐等系列精彩活动。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个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

A.科技投入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欲在该地建一个“农家饭店”,最佳的选址为

A.甲 B.乙 C.丙 D.丁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樟木镇,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拥有外贸、边贸公司20余家,日流动人口平均1000人左右,年商品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对内辐射西藏及相邻省区,对外辐射尼泊尔及毗邻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中尼边境交通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樟木口岸区道路弯曲,主要的原因是

A.贯穿商业网点 B.气候 C.河流 D.地形

左图中数据212,最可能是

A.聂拉木到定日的路程(km) B.无霜期(天) C.年降水量(mm) D.相对高度(m)

关于樟木今后发展的方向,合理可行的是

A.发挥传统农牧混合的优势,打造西藏农产出口之都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国内制造业优势,向尼泊尔出口工业制成品
C.在边境“友谊桥”附近,兴建贸易公司总部,方便掌握市场动态
D.加强城镇建设,建设高层建筑,集约用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