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 NaCl时应在右边托盘中放入10g砝码 |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 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极簿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cd和ef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
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SO2、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e-稳定结构 |
| 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
| C.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12个 |
| D.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
温度压强一定,在催化剂铁触媒作用下,向一密闭容器充入N2、H2和NH3 。若起始时n(N2)="x" mol、n(H2)="y" mol、n(NH3)="z" mol (x、y、z均不为0 ),平衡时n(N2)=0.1mol、n(H2)=0.3mol、n(NH3)=0.08mol。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N2、H2的转化率不相等 | B.平衡时,H2与NH3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
| C.x : y =1:3 | D.x的取值范围为0<x<0.14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
)最大的是()
| A.NH4HCO3 | B.NH4NO3 | C.(NH4)2CO3 | D.NH4HSO4 |
已知25℃、101kPa下,如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0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B.C(s、石墨)=C(s、金刚石)△H =+1.5kJ/mol |
| C.△H1<△H2 |
| 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