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王制》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力,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工匠,你不可能
①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②按生产件数领取工资  
③在白瓷器皿上雕琢美丽图案
④有选择雇主的自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B.左宗棠的部队
C.邓世昌的舰队 D.唐景崧的部队

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度
C.丞相制度 D.内阁制度

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50—1973年的24年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10.3%。
——摘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并分析两种措施的各自利弊?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B.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D.实现了自由贸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