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
下表反映了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
投资总额 |
28.2 |
38.8 |
18.7 |
16.5 |
23.5 |
国家投资 |
23.9 |
–3.1 |
8.1 |
7.9 |
–15.3 |
国内贷款 |
47.3 |
97.4 |
25.1 |
31.0 |
9.4 |
利用外资 |
6.2 |
29.5 |
44.5 |
32.7 |
45.1 |
自筹及其他 |
27.6 |
41.6 |
17.9 |
19.1 |
33.5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申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 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时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C.国民大革命 | D.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