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A.婚礼简约 | B.自主择偶 |
C.自由恋爱 | D.夫妻平等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61--1873 |
3.3 |
5.0 |
------ |
3.8 |
1874--1890 |
1.7 |
5.2 |
2.1 |
3.5 |
1891--1900 |
1.6 |
3.5 |
2.6 |
4.8 |
A.美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 B.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C.老牌国家经济陷入停滞 D.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
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
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
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
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
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
孙中山曾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指《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这说明《临时约法》
A.没能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没能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 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