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块质量为M的长平板B,在平板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P由静止开始落下。在平板上方附近存在“相互作用”的区域(如图中虚线所示区域),当物块P进入该区域内,B便会对P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使得P恰好不与B的上表面接触,且f=kmg,其中k=11。在水平方向上P、B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已知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平板和物块的质量之比M/m=10。在P开始下落时,平板B向左运动的速度v0=1.0m/s,P从开始下落到进入相互作用区域经历的时间t0=2.0s。设平板B足够长,保证物块P总能落到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域内,忽略物块P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P从开始下落到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所经历的时间。
(2)从物块P开始下落到平板B的运动速度减小为零的这段时间内,P能回到初始位置的次数。
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4m/s。求:
(1)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
(2)8s内经过的位移。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º,已知g = 10m/s2,sin37º=0.6,cos37º=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T、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FN这两个力的大小;
(2)当汽车以a=10m/s2向左匀加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包括方向)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L=0.6m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0.6kg的小球,让它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转到最高点A时,人突然撒手。经t=0.8s小球落地,落地点B与A点的水平距离x=4.8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A点距地面高度h;
(2)人撒手前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对球的拉力FT的大小。
物体质量m= 4kg,放在倾角为θ=37º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 40N作用下物体以v=6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取g="10" m/s2,sin37º=0.6,cos37º=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力F撤去后,物体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