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
。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
,在不同温度下,
、
的值如下:
| 温度 |
![]() |
![]() |
![]() |
1.47 |
2.38 |
1173![]() |
2.15 |
1.67 |
(1)从上表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_______ (填“吸”、“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H2(g)+CO2(g)
H2O(g)+C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
=______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
、K
与K
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问: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 C.降低温度 |
|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
(4)图l、2表示该反应③在时刻t
达到平衡、在时刻t
分别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l中时刻t
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时刻t
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②CaO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下列气体
| A.CO | B.CH4 | C.H2 | D.H2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其生成物既可使无水CuS04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元素X位于IA族,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通过___ _____键结合的,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A、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 g 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 mL 2 mol·L—1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
(1)元素C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A元素是_______,B元素是______,D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3)A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 _ ____,
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mol某烃A和1 mol苯完全燃烧,烃A比苯多消耗1mol O2,若A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则:(1)若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
(2)若A为链状烯烃,1mol A最多可和2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且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加成后的可能产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