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日夜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家乡。
(1)“茅檐人静,蓬床灯昏,春晚连江风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晚清五律,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舟泊吴城陈三立
夜气冥冥白,柳丝窈窈青。孤篷寒上月,微浪隐移星。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腥。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
【注释】陈三立: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之子。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
(1)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全诗。(4分)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⑴这是一首怀古诗,第二句“崩”字使用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答:
⑵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
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宋亡后,隐居苏州。坐卧必向南,因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菊花的哪些品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