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 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主导地位 |
B.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
C.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
D.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