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起了直接作用的国君是
| A.屋大维 | B.哈德良 | C.狄奥多西二世 | D.查世丁尼 |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
|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
| C.反对实行分封制 |
|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
|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
|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
|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研究的主题说明了()
| 年代 |
道、路、省 |
州数 |
郡国数 |
县、邑、侯国 |
户数(万) |
| 西汉平帝(1-5) |
------ |
13 |
103 |
1587 |
1223 |
| 唐贞观十三年(639) |
10道 |
358 |
---- |
1551 |
缺 |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
15道 |
---- |
328 |
1573 |
841.3 |
| 宋开宝(968-975)末 |
------ |
297 |
----- |
1086 |
309 |
| 宋宣和四年 |
26路 |
288 |
------ |
1234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 A.重用亲信 | B.频换丞相 | C.分化事权 | D.废除宰相 |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
|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