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回答下面各题。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不以兵革之利(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        )
(3)委而去之    (        )          (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解释词语:
咸:()济:()怠:()遂:()
翻译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3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以头地耳()(2)长跪而之()
(3)祲降于天()(3)天下()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言外之意),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两句话,说说其“潜台词”。(共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阅读下面的文段。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有戏儿之器,请见之。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有戏儿之器 ()②见之()③以婴儿 () ④长必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舜于畎亩之中()② 必先其心志(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④ 益其所不能(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畎亩之中泻出两峰之间者
B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温而知新
C 行拂乱所为真无马邪
D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潭西南望,斗折蛇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2005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他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汶川地震时,他在出差,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解释下列加点字。
(1)征求不()(2)致灭亡()
(3)欲清净()(4)之不以其道()
选出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何陋有鸣而不能通其意
B.而:执策临之伯乐不常有
C.犹:意不足治国栽树
D.则:枝叶茂盛有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结合选文内容和史实,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