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4 分)
夙夜优叹     夙夜(        )    B深人不毛        不毛(           )
伤先帝之明 以(       )       D至于斟酌损益   益(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 忠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 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按照总—分的写作顺序,描绘了富阳到桐庐的优美景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山水的景色,并突出了山水的特色是“奇”和“异”。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了了水的清澈;而在空谷传响,蝉猿之声则正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D.文章表达了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本文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排比
C.夸张 D.对偶

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古人也常常借山水来表达感情,下面几首诗没有同时写到山水的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
B.曹操《观沧海》
C.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D.王湾 《次北固山下》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舣船:船靠岸边。②吕马童:秦末人,少与项羽有旧,归汉为郎中骑将。③面:侧面以对。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持短接战。⑵项王身亦十余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忍杀之,赐公其境过清
B.天亡我,我何渡为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C.籍独不愧心乎告之帝,帝感其诚
D.乃自刎死环而攻之不胜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至若春和②沙鸥翔集   
③吾谁与归   ④此乐何极   
异二者之为天下之忧而忧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 何不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 (4分)
①诸子禽之禽:②汝素寡悔素: ③问其所欲欲:④卒为良民卒: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②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③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悟。(4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B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给读者的感觉是悲凉低沉;而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给读者感觉是喜悦昂扬。
C选文先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领起下文,然后卒章显志,提出“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看法,最后指出两句中的“异”是一致相同的。
D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薄雾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B文章第二,三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B 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C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D 这篇纪文以骈偶短句为主,间以单行散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下列几首古诗词中写到岳阳楼的一首诗是()
A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C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