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训,完成下题。(7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旱。
①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的“秋已暮”点明深秋时节,本词写的是深秋触日所见的特定景色。 |
B.本词中的“红稀香少”与《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有异曲同工之妙。 |
C.下阕的“洗”字,将植物着露水后的清新、肃爽的特点突出出来。 |
D.尾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鸥鹭的角度抒发情感,更为含蓄、深切。 |
②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词句回答。(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
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
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
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
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一丛花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词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浣溪沙
无名氏
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香罗,即香罗帕,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剪碎香罗浥泪痕”一句中的细节描写表意丰富,请简要分析。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对词的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