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曾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是指:( )
A.宗法分封制时代 | B.土地国有制时代 |
C.分裂割据时代 | D.世卿世禄制时代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认为,中国“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50年左右,或者它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中国历代王朝能否通过这个瓶颈取决于
A.第二、第三代君主的品德与才能 |
B.冥冥中存在着的万古不变的周期律 |
C.当时自然经济能否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 |
D.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大力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其去世后,家被抄,诸子或自杀,或被充军。张居正家族如此结局,主要缘于其改革
A.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 B.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 |
C.改变了明内阁参政体制 | D.明神宗一直厌恶张居正 |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 | 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 | 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 |
秦国相国吕不韦在编撰《吕氏春秋》时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由此,你推断《吕氏春秋》应是
A.歌颂三皇五帝功绩方面的著作 | B.杂糅诸子百家思想的著作 |
C.歌颂吕不韦个人功绩方面的著作 | D.研究诸子百家思想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