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经被突破 |
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
所占比例(%) |
官僚地主 |
30.86 |
一般商人 |
18.52 |
手工作坊主 |
7. 41 |
华侨商人 |
7.41 |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奖励实业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启下”的具体表现是( )
①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 B.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 D.政府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