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
B.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
C.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为了鉴定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
C.I 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
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