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A.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C.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D.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C.求实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D.求异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图中数据显示1975-2015年福建省城乡居民

A.消费水平整体上升 B.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C.食品消费支出减少 D.生活质量稳中有降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有着稳定收入的人比收入不稳定的人有着更高的消费水平,这说明

A.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依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M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很大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N点,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很小
③商品交换在M、N、Q点上都不可能是等价交换
④生活必需品在M、N、Q点,其需求量变化都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中D和S分别是某商品相对于价格(P)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依据图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供过于求,此时对买方有利
B.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商品过剩,此时对卖方有利
C.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0时,商品短缺,需求者只能接受涨价
D.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供不应求,需求者可以低价购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