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
商鞅变法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 B.“废沟洫” | C.“尽地力” | D.“为田开阡陌封疆” |
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 B.加强中央集权 |
C.思想文化专制 |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 B.奖励军功 |
C.奖励耕织 | D.重农抑商 |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
A.颁布“解负令” | B.建立四百人会议 |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