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九品中正制”相关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 |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你猜测,这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 | B.虚心纳谏 | C.勤政爱民 | D.科举取士 |
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②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③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①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参知政事 |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置三公,事归台阁 |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
C.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