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1990~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新时期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D.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A.“三个世界”政策 |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不结盟”政策 |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下列方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两个拳头打人” |
2011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2周年。它的发表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制 |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D.基层民主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