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P为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V(A)=aL,V(B)=0.8a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向容器A、B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ΔH=-92.4kJ/mol。达到平衡后,V(B)=0.6aL。
⑴B中N2的转化率是 。A中N2的转化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中N2的转化率。理由是 。
⑵打开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B的体积为 。请说明理由?
⑶A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akJ的热量,若向A中充入2molNH3,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bkJ,则a和b的关系是 。
⑷B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条件,c(NH3)不改变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向容器充入1molAr(g)
C.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 D.选用效果更好的催化剂
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
C.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
在一盛有22.4L(标准状况下)CO2和CO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Na2O2固体,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完全后容器里剩余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Na2CO3 | B.0.5 mol Na2CO3,0.5mol Na2O2 |
C.0.25 mol Na2CO3,0.75 mol Na2O2 | D.0.75 mol Na2CO3,0.25 mol Na2O2 |
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1O2(或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测定含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倍增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的碘离子的浓度。主要步骤如下:(设放大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①在近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为I—,离子方程式为:
N2H4+2I2 ="==" 4 I—+N2+4H+
④将生成的I—反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化学方程式为:
2 Na2S2O3 +I2 ="==" Na2S4O6+2NaI
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 )
A.6倍 | B.8倍 | C.18倍 | D.36倍 |
气体X可能由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的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将X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H2S ④可能含CO2、Cl2
A.只有① | B.只有③ | C.①和③ | D.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