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新认识,表现在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
|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
|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30多部重要法律。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
|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
|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求同存异 |
| C.睦邻友好 |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根据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两者共同之处是
| A.可实行与祖国其它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 | B.可拥有自己的军队 |
| 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D.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2015年12月25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首场政见发表会在台北登场,两岸议题是三位候选人争锋焦点之一。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谈及两岸关系时强调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合作。“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 C.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