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 B.坚持独立自主 |
| C.结伴而不结盟 | D.执行共同外交 |
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这表明村民选举()
| A.开辟了直接选拔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
|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 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一 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
|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
| D.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
|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
|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