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 B.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时 |
|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D.局部战争的不断爆发 |
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
|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
“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 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 B.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 C.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
2012年贺岁片《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平、上海已被日军侵占 |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
|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艰苦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