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
D.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该图是清前期《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对该图的解读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
B.坊、市分置 |
C.资本主义![]() |
D.商业市镇兴盛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 |
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
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
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 |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