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5次会议于 2009年 12月 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
材料二: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 3位,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 2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 10天,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12月 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再次向全世界作了上述承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对比。

材料四:北欧相关资料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2)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4)丹麦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该国气候对种植业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
(5)材料四中景观 A与景观 B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成因是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文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

材料二 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2006~2010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
(1)描述甲市的气候特征。
(2)评价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条件。
(3)阐述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
(4)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4.5
24.8
26.9
28.7
30.2
29.2
27.7
27.3
27.7
28.7
28.0
26.3
降水量
/mm
0.0
0.0
0.0
2.0
12.0
592.0
682.0
487.0
307.0
61.0
23.0
2.0


(1)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6分)
(2)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主要的分布区, 并分别说明理由。
(3)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措施。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1998年)

国家
人口总数(百万)
农业人口(百万)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
(kg/人·年)

1 215
910
501.0

274
6.4
54 687

126
5.7
2 105

58.7
2.2
30 773

材料二部分农产品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


小麦
玉米
大豆
中国市场价格(元/吨)
1 160
1 131
2 198
国际市场价格(元/吨)
1 126
739
1 501
中国进口数量(吨)
738 898
39 391
13 939 933


(1)判断材料一中四国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其中粮食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填序号)
(2)②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②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所在地形区名称?该地发展粮食生产有何优越的自然条件?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福建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生产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材料】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115°50′E~120°47′E,23°30′N~28°19′N。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的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区分,春秋相连,夏季长达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
(1)福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一般是:

(2)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 工业比重逐渐下降, 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 导向型向 导向型转变趋势。
(3)香港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填写下列正确选项代号)。
①第三产业发展迅猛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