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1998年)
国家 |
人口总数(百万) |
农业人口(百万) |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 (kg/人·年) |
① |
1 215 |
910 |
501.0 |
② |
274 |
6.4 |
54 687 |
③ |
126 |
5.7 |
2 105 |
④ |
58.7 |
2.2 |
30 773 |
材料二 部分农产品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
|
小麦 |
玉米 |
大豆 |
中国市场价格(元/吨) |
1 160 |
1 131 |
2 198 |
国际市场价格(元/吨) |
1 126 |
739 |
1 501 |
中国进口数量(吨) |
738 898 |
39 391 |
13 939 933 |
(1)判断材料一中四国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其中粮食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填序号)
(2)②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②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所在地形区名称?该地发展粮食生产有何优越的自然条件?
读图5-30回答:
图5-30
(1)图中各工厂属于钢铁工业各生产工序的是。
(2)图中各工厂与钢铁工业有联系的是。
(3)图中各工厂与钢铁厂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4)图中各工厂与钢铁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是。
(5)钢铁工业往往发展成工业城市的原因是。
将下列代表工业生产特点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字母或数字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
工业生产特点:
A.需要消耗大量动能 |
B.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质量并不减少,而且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
C.原料笨重而制成产品的重量大大减轻,导致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
D.原料容易腐烂,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接近能源供应地
③接近消费市场
工业部门 |
工业生产特点 |
主要区位因素 |
甘蔗制糖 |
||
汽水工业 |
||
有色冶炼 |
||
水果罐头 |
||
炼油工业 |
读我国季风区某厂工业布局示意图(图5-26),完成下列要求。
图5-26
(1)若该图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可以推断当地夏季盛行风向为风,冬季盛行风向为风。
(2)根据当地冬夏盛行风向判断,该地最有可能出现在吉林、山东、新疆、青海4省(区)中的省(区)。
(3)电子厂布局在居民区中合理的原因是。
(4)石油化工厂和钢铁厂布局较为合理的原因是。
(5)自来水厂布局合理的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1据国家外经贸部提供的材料,到1999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为3000亿美元,其中大约只有1/30流向西部。贵州省仅吸引到1亿美元外资,西部大省四川吸引到的外资也不足70亿美元。而上海,仅浦东开发区过去几年就吸引了110亿美元。
材料2国家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在“2000·中国西部论坛”上首次披露,中外著名企业投资西部势不可挡。据不完全统计,此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0多家在我国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先后向成都一家光纤电缆企业和西安的铁路、交通控制系统投资,美国普惠公司正在成都、西安和株洲三市生产飞机引擎零件。此外世界银行将为西部提供贷款10亿美元。
(1)读材料1,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西部吸引外资少的原因是。
(2)读材料2,结合西部的有利区位条件,分析世界跨国公司已涉足此地区的原因。
读下表,回答问题。
①纺织工业原料部门的变化
时间 |
天然纤维 |
化学纤维 |
工业部门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
100% |
0% |
纺纱、织布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50% |
50% |
纤维生产印染针织 |
②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吨)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3年 |
煤 |
4 |
2 |
0.75 |
铁矿石 |
2 |
1.8 |
1.3 |
③不同年代所建钢铁企业所需工人的变化
规模 |
建厂时间 |
工人数量 |
工人文化程度 |
|
鞍钢 |
差不多 |
50年代 |
50万 |
初中为主 |
宝钢 |
70年代 |
3万 |
高中为主 |
(1)读上表①②后分析,由于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工业在原料利用上发生的变化。
(2)读表③后分析,由于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投入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