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游学。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曰:“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憎恶,恼恨
B.使平得宰天下假使
C.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感谢
D.勃功不如臣平比得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陈孺子之为宰夕揽洲之宿莽
B.君居其位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C.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肇锡余以嘉名
D.里中社,平为宰君家妇难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初年,大尉周勃因为平定诸吕叛乱有功,被封为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
B.孝文帝接受群臣朝见时,向周勃、陈平询问决狱及钱谷出入事,周勃不能答,陈平则巧妙应对。
C.周勃责备陈平为什么平时没有告诉他怎样回答皇帝问话,陈平认为周勃既在相位,理应知道宰相职责。
D.周勃自愧不如陈平,主动辞去相位;陈平凭借实力夺回了本属于他的丞相职位。

用“/ ”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陈 平 笑 曰 君 居 其 位 不 知 其 任 邪 且 陛 下 即 问 长 
安 中 盗 贼 数 君 欲 强 对 邪 于 是 绛 侯 自 知 其 能 不 如平 远 矣
翻译
(1)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
(2)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晋州巡检使,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
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景麾下隶:附属,属于
B.横海军节度拜:授予
C.周祖微时与景善:友好
D.民有讼必面之诘:责备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景所部归晋祖俄景为护国军节度
B.周祖微时景善 世宗命景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
C.出晋州巡检使复以西面缘边都部署
D.契丹至汴,以党代景左右或言过厚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B.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C.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D.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早期曾三易其主,先后侍后梁后唐后晋。
B.后晋二年,在戚城大败契丹军,累迁至横海军节度,但后来契丹攻入汴京,用契丹人取代王景的职位。
C.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D.朝庭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②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景“勇果”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乃吏与民有私憾,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鞫:审问。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弘肇侍卫亲军领:统率
B.僧皆不,赖以全活预:干预
C.间民尽复业旬:十天
D.士君子以此之多:赞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遣愁文》自解当与振举,成朕志
B.识者以为有公辅量居正疑其不实,召诘
C.无敢忤意者居正以计缓
D.乃吏与民有私憾,诬之服丹砂遇毒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B.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C.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D.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是他初试科举未第,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B.薛居正为官主持正义不畏权贵,即使面对威权震主,残忍自恣的史弘肇,他也能秉公执法。
C.皇上认为国家五谷丰登是上天庇佑的结果,这实际上是在批评薛居正等臣子为官不够勤勉。
D.薛居正形貌魁伟品行淳正。他为官宽缓为政简洁,他的为官行政之道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②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薛居正“体恤民情”的两个事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后面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也。君如逃,则人谁肯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之虏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贼气吞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项城人无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不足,死焉,也职:职业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成,有益
C.侃率之以城乘:登
D.贼失势,遂散走:逃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组是(  )

A.①贼气吞②项城之人无伤
B.①君如逃,则人谁肯矣!②高城深沟之
C.①兵与财皆无,将何②非吏人、百姓然。
D.①夺贼财而食其食②项城人无伤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城县令李侃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束手无策,打算弃城逃跑,所幸其妻杨氏深明大义,及时劝阻。
B.杨氏认为项城虽兵力单薄,但是若发动民众与敌人誓死一搏,项城保卫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C.杨氏对项城的官员和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地作了战前动员,并以身作则,临阵督战。
D.由于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再加上叛军首领中箭身亡,项城军民奇迹般地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翻译下面语句
①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②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项 城 小 邑 也 无 长 戟 劲 弩 高 城 深 沟 之 固 贼 气 吞 焉 将 超 城 而 下 有 以 弱 弓 射 贼 者 中 其 帅 坠 马 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府吏得闻,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安慰,久久莫相忘!”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时遣归 相:互相
B.终老不复 取:取代
C.家来贵门 谢:感谢
D.不相从许 会:一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时时安慰  三岁
B.府吏得闻  朝搴阰木兰兮
C.敢助妇语以解忧
D.吾今报府洵美

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一样的是(  )

A.汝是大家子 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明崇祯进士。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此通国共知者。请立彰大法,之于市。”御史吴达,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国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论劾。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刑部、科道诸臣,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责森先启请肆市语过当,夺官。顺治既亲政,铨罢去。九年十一月,大学士范文程以劾铨诸疏进,上阅竟,曰:“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文程曰:“诸臣劾大臣,无非为君国,上当思所以爱惜之。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故也。”越数日,上谕吏部,诸臣劾铨罢者皆起用,森先补原官。
十三年,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论如律。巡苏州,杖杀不法僧三遮、优王紫稼,一时震悚。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森先为疏请缓之。上责森先徇纵,夺官,速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
十五年,应诏陈言,略曰:“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臣,一经惩创,流徙永锢,相以言为戒耳。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如流徙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祵、郝浴、张鸣骏等,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例相应。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凡有言责者,有不洗心竭虑而兴起者乎?”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尚阳堡,上仍宽之,复原官。寻命察荒河南,用都御史魏裔介言,给敕印,未讫事而卒。
十七年,上命吏部开列建言得罪诸臣,其流徙呈祥、琯、祵、开生及彭长庚、许尔安凡六人。上命释呈祥,许琯、开生归葬。余虽系建言,情罪不同,无可宽免。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四·列传三十一》)
【注】①肆市: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②追比:限期破案。③诖(guà)误:官吏因过失受谴责或失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彰大法,之于市戮:杀
B.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故也细:细小
C.呈祥、琯、祵、开生及彭长庚、许尔安凡六人举:检举
D.相以言为戒耳率:率领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诸臣劾铨罢者皆起用不赂者赂者丧
B.其流徙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C.一经惩创,流徙永锢于其身也,耻师焉
D.上阅竟屈平疾王听不聪也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李森先“刚劲耿直”品格的一组是()
①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
②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
③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
④遽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
⑤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
⑥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亲王对李森先等检举大学士冯铨及其儿子的违法情况,进行了当面对质,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
B.弹劾冯铨而被罢免的官员,因为范文程的据理力争,顺治皇帝被迫让他们官复原职,承认自己错误。
C.李森先以监察御史之职巡按江南期间,依法弹劾罢免贪官,用杖刑处死部分罪犯,坏人很害怕。
D.李森先对待皇上屡下求言诏而无人进谏的状况,建议皇上广开言路,要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

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
(2)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4分)
(3)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