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不正确的叙述是
A.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B.将根尖浸泡在卡诺氏溶液中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
C.低温诱导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
D.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个步骤 |
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
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
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
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曲线1 | B.曲线2 | C.曲线3 | D.曲线4 |
对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内形成 ATP 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B.ATP 能溶于水,制成的药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C.1mol 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共含有30.54kJ的能量 |
D.细胞内 ATP 的含量很少但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推测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 | B.脂肪 | C.糖蛋白 | D.水 |
关于探究淀粉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组需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淀粉酶溶液 |
B.要保证各组适宜并相同的pH和温度等条件 |
C.需要检测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生成物量 |
D.几组实验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不需单设空白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