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枢垣记略》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顺治年间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该特点存在着怎样的弊端?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雍正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军机处有何特点?有何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权政治在古代的中国和希腊曾成功地实行, 分权学说也是近代西方国家建立其政治制度的主要理论指导,它也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自由民主学说一起被资产阶级拿来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中国的唐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实行权力分权的?(3分)这种分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古代雅典又是如何实施分权的?(3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近代美国三权分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它所规定的三权是如何分立的?(3分)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仿效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但失败了,为什么?(5分)

(选做——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收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摘自吴麒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的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并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
——摘自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美国“倒萨”历程》(2003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一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外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名称。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选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菱公司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是尊王攘夷的功臣——曾在尊王倒幕时期借给尊王派1千块钱。他在1871年买下几艘小轮船,创办了三菱。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时,明治政府让其负责军事运输,并拨赠给其13艘轮船。
1875年,当局将所有官船卖给三菱,并在15年内给予其巨额“航线补助金”。当年,日本在朝鲜制造江华岛事件的两个月时间里,三菱公司就赚了40万日元。当局还扶持三菱兼并日本中小航运公司、排挤外国航运公司,垄断日本近海和亚洲海上运输。1875年,当局以3.31万元收购了一家破产企业的18艘轮船,转给三菱。后来又贷款11万元让三菱收购了一家美国轮船公司的航线、船只及其在日本的财产。
1877年西南战争期间,三菱从政府取得运输军需的垄断权和70万元贷款。三菱用这笔钱进口了十艘轮船。整个西南战争的政府军费开支约4、5千万,其中1500万付给了三菱。三菱还依靠雄厚的财力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等,成为一大财阀。
不应忽视的是,不论是发展军工产业还是民用产业、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明治政府都非常重视一个原则:“日本领导者们恐怕日本在经济上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而没有引进外资。但是他们认为,通过聘请外籍人员的办法来输入外国技术是没有危险的,于是用高薪聘用了外籍人员。
——据许华《盛世之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菱公司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三菱公司发展历程,说明明治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1)据材料和所说知识,分析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你觉得材料一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l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摘编自徐惟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壬戌学制”的进步性。(不得摘抄原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