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举……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两洲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礼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开放前的2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是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那时我们提供的贷款一般都是无息贷款;对外援助的方式一般为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及现汇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我国对外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间为1%多一点。从1963年开始,比例逐年提高……1971—1975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猛增,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5.88%……1973已升至7.2%,超出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
——张淑贞《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若干鲜为人知的史实》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表示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优化对非援助结构……中国愿意和非洲国家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鼓励更多企业赴非洲投资, ……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逐步给予非洲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年内首先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进一步加强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合作。
——新华社2009年11月8日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活动为何难以持久。
(2)根据材料二推断“受援国”的主要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国际背景并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对外援助应遵循哪些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要扬弃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与人类文明潮流相违背的东西,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吴思、李晨《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请举史实说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至近现代以来政治制度模式的认识。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采取的措施。(答出2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民主政治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据此回答:
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将这些理念变成现实。
(1)英国的《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简要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客观条件。
孙中山将在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他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颠覆君主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共和政体)。”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代表。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

【材料一】

图一甲午战争图图二时局图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你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