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三、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1945年1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材料四、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引自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
(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
(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
(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明了什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历史决议中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1993年起,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系统档案陆续开放,并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99年,“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经过中共中央书记处审批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
——摘编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等
材料二三部党史著作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提到“陈独秀”的次数及其评价数据统计
著作名 |
总次数 |
肯定 |
否定 |
中性 |
出版信息 |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
15 |
1 |
12 |
2 |
1951年出版,胡乔木(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编写。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
55 |
6 |
29 |
20 |
1991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
130 |
50 |
20 |
60 |
2002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
——宣春波 姚金果《统计数据看新中国成立后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研究之进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陈独秀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5—199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次数基本情况
领域 |
时段分布情况 |
常任理事国分布情况 |
合计 |
|||||
1945—1989 |
1990—1999 |
苏联 (俄罗斯) |
美 国 |
中 国 |
英 国 |
法 国 |
||
和平解决争端和国内冲突 |
174 |
9 |
64 |
66 |
3 |
32 |
18 |
183 |
会员国加入 |
59 |
0 |
51 |
6 |
2 |
0 |
0 |
59 |
其他 |
47 |
13 |
11 |
20 |
19 |
4 |
6 |
60 |
——摘编自黄海莉门洪华《否决权机制及其未来》
材料二作为台湾当局的“邦交国”危地马拉自1993年开始,每年度在联合国与他国一起签署有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中国政府多次敦促和警告之下,危政府没有改变态度。1997年1月10日,在安理会审议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维和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否决票。此后,经过双方多次磋商,危政府许诺遵守“一个中国”原则,1998年1月20日,中国政府投票同意决议。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称:“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开始采取积极反对的立场。”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1)否决权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度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否决制度形成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概括1945-1999年否决权行使情况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对危地马拉决议否决权的行使。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礼逊一部中文英语语法书里将“She”译为“他女”。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一书中创造性的将“She”译为“伊”。1918年,“她”开始公开使用。1919—1922年,“伊”字在和“她”字正式的争论中一度领先。直到30年代前中期,“她”字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同。“她”字是一个形声字,女是形,也是声,和“他”形异声同,这种“有节制改变”遵从了汉语自身可以一音多字的简便特点。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其社会优先进入现代化,故其语言在许多方面也较早地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她”字虽不能说是这一西方语言现代性引进中国的直接产物,但它无疑是中国人在追寻现代性的过程中,通过与西方语言文化接触、碰撞而创造出来的美妙之果。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1)根据材料,简述英文“She”字译文的变迁过程。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她’字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目睹政局混乱,1573年,他提出了“考成法”。考察标准是“惟以安静宜民者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方法是“若抚按官不熟悉心甄别,而以旧套了事,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更置之”,同时又建立制度规定:凡六部都察院的各章奏等转行各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实行一件,注销一件,“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在“考成法”实施中,张居正裁撤了一批冗员,奖励了一批“廉能官员”,“自是,一切术敢饰非,政体为肃”然“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南炳文 汤纲《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考成法”内容的特点。
(2)简评“考成法”的实施效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
历史信息 |
1 |
1977年10月21日,我国《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
2 |
1980年,万维网(WWW)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原子物理学研究中心被首次开发出来。 |
3 |
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责任制的生产队达71.9%,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总数的67%。 |
4 |
1986年初,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在完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
5 |
1986年10月,全国人大通过民法通则,使民事审判活动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依据。 |
6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
7 |
1994年,APEC《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员国在15—20年里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 |
8 |
1996年,伊朗生产出身穿长袍,头戴面纱的萨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 |
9 |
1999年底,中国有股份制企业40多万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家。 |
10 |
2000年初,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16—30岁最年轻群体的第一选择是“电脑工程师”。 |
11 |
2000年,美国网络企业占据股市价值的三分之一。联邦政府财政盈余189.5亿美元。 |
12 |
2005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逾20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信息(至少3条)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
1.填写“信息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
2.论述要结合所选择的历史信息,但不得照抄。
3.论述字数200字左右。